热烈欢迎中华医学会领导人率团赴港
与香港中华医学会及其他学会交流
中华医学会会长赵玉沛院士于2023年3月初率领代表团由北京前往香港,启动经历三年新冠疫情后两会(中华医学会及香港中华医学会)首次面对面的学术交流。
代表圑一行7人,由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赵玉沛院士任团长、成员包括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利瓦伊、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副主任李佳、北京协和医院院办公室干部张旭、中华医学会对外联络部项目主管赵伟立及司壮丽。
代表团3月1日抵达香港,并于3月2及3日马不停蹄地与不同医学团体会面,3月4日启程返北京。承蒙香港立法会议员及香港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林哲玄医生悉心安排下,两会学术交流会议于3月2日早上假香港立法会综合大楼会议室举行。短短九十分钟的交流会议内容丰富、富有成效、气氛融合。首先由本会会长陈真光医生致欢迎辞,并向远道而来的代表团成员表达衷心谢意,继而是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健医生详细介绍中华医学会的结构和工作,随后,本会理事王敏菁医生、刘少怀医生及朱伟星医生就不同议题作出介绍,包括海峡两岸论坛可考虑的题目、香港和大湾区一些互动的医疗交流、和现时香港基层医疗的现状和远景,最后,赵玉沛院士作总结,并提出本会能参与中华医学会的工作的范畴,包括建议落实多参与合作两地学术交流会议、参与推荐专家成为不同专科分会的名誉委员、推荐专家成为中华医学杂志的期刊编委或审稿人、推荐专家成为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候选人、作为两岸暨港澳医学会创新合作论坛的筹委、分享各自学术交流工作计划信息及建议专科分会名誉会员。
代表团于会议后出席由本会在马车会所设的午宴。
以下是王健副会长兼秘书长谈及的中华医学会简介
中华医学会简介
中华医学会成立于1915年,是中国医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登记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发展我国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月历经百余年沧桑,中华医学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已经拥有近70万名会员、90个专科分会、478个专业学组,并与4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地方医学会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学会出版发行197种纸质、电子系列医学期刊,每年主办、承办近200个国际国内医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经过百年的励精图治,已经成为全国医学科技工作者之家。
中华医学会的宗旨是团结医务工作者,传播医学科学知识,弘扬医学道德,崇尚社会正义。学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会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每届任期5年。本会设常务理事会,对理事会负责。
学会通过组织学术会议、出版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开展科普活动、发展网络媒体和开辟医生论坛等形式,传播并普及医学科学知识;通过组织医学科学技术评审和重大临床专项等工作,促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和成果转化;通过学术培训、远程授课等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通过组织双边互访和学术论坛开展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国际多边或双边医学交流。
主要开展工作情况简介如下:
学术会议交流情况:学会以学术质量为统领,以需求为导向,积极推进品牌学术会议战略。通过规划统筹、顶层设计,形成年会—专题会—基层行三个层次的学术交流构架,以满足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多样性的学术需求。2017-2022年,学会共举办学术会议691场,为100余万人次医务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服务。其中眼科、麻醉、放射、糖尿病、心血管、重症等学科的全国学术会议线下参会人数逾万人,骨科学术年会注册人数近3万人。通过搭建“互联网+”学术交流的新模式,将学术会议形成的热点问题及共识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推送给会议代表,更好地发挥了学术会议引领学术、指导临床实践的作用。学会通过申承办国际会议,积极培育自主国际会议品牌提升学术会议的国际化水平。2017-2022年期间,学会各专科分会积极申、承办了30多场国际组织会议。学会发起并主办的国际会议影响力逐步提升,如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历经20年已成为亚太地区介入心脏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会议,排名世界该领域第三大学术会议。普外科等很多优势学科的学术年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通过开设英文专场,吸引对口国际组织和国外高层专家参会,提升我国医学学术会议的国际影响力。
中华医学科技奖:中华医学科技奖是全国医药卫生行业科学技术奖。该奖于2001年设立,每年评审和奖励一次,下设医学科学技术奖、医学科学技术普及奖、卫生管理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卫生政策奖、青年科技奖等子奖项。
截至2021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共奖励科技成果1735项,从中择优推荐国家科技奖104项,其中有45项获奖,获奖率43.3%。近10年来,有29个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中包含香港地区的完成单位(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9项、青年科技奖1项)。这29个获奖项目中,有28个项目是由内地单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香港地区单位作为合作单位;有1个项目是由香港地区单位作为唯一的完成单位。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https://www.cmaph.org 期刊风采连结:https://www.cmaph.org/qkfc/index.htm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杂志社”)是以编辑出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各类医学期刊为主要任务的全国性医学期刊出版机构。截至目前,中华医学会主办、杂志社出版的医学期刊已达154种,形成了国内医药卫生界数量最多、影响最大、权威性最强的医学期刊集群。杂志社也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且最具影响力的医学专业杂志社。
在长达13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杂志社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培养和建立了自己的编审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工作者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接口向世界的一个窗口。到目前为止,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刊共22种,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历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旗下期刊均榜上有名,先后荣获13项大奖,其中杂志社两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体现出杂志社在期刊发展方面的集团优势和综合实力,彰显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品牌优势;有7种期刊被SCI、SCIE和ESCI收录,28种期刊被PubMed/Medline收录,27种被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10种被荷兰医学文摘(EM)收录,70种被Scopus数据库收录,64种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110种期刊被遴选为中信所统计源核心期刊。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以及2020-2021年度“社会责任贡献单位”荣誉。
近年来,杂志社大力推进期刊数字化转型发展,积极探索中台化服务体系在期刊集群化数字出版和知识服务中的应用,加强系列期刊集群化平台的中台整合集约能力,推进数据中台、业务中台、知识中台建设,促进期刊深度融合发展。研发刊社数字中台,赋能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搭建一体化期刊学术出版平台,全面调度采编、出版、传播各环节;打造面向机构、个人、第三方平台等专业用户的垂直化知识服务产品,包括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华医学期刊APP、中华医学知识库、中华医学期刊云资源服务系统(SDK)、远程继续教育平台等,提高服务于读者、作者的能力和水平。
为落实中央指示精神,推动建立基于实际业绩、贡献的临床医生多元评价制度,提高基层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杂志社承担了中国科协委托的“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cmcr.yiigle.com )”建设项目。案例库上线以来,以免费发表、开放访问方式,为临床医生提供病案发表管道和经验交流平台,得到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的认可和好评。
杂志社在不断开发和使用数字化、网络化期刊出版技术的进程中,已逐步从内容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型,为中国医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做出了积极贡献。